全球華人最盛大的工業設計競賽-「光寶創新獎」第十屆決選入圍暨特別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2010年度光寶創新獎獲全球華人熱情參與,報名人數達2,536 人創下歷史新高,包含協同設計團隊人數,總計有近6,000位新銳設計師與專業人士參與競賽。經過嚴格謹慎的初選審查,最終由來自台灣、大陸、香港與印度等地28組設計好手取得決賽晉級資格。
今年參賽作品的件數再次締造歷史新高,作品設計概念亦與時下綠色議題緊密結合。從援救海灣漏油事件與火紅的電動車或充電站等議題,到紙類回收、水資源再利用、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等新能源與微能量收集的設計思維,參賽者提出許多具備巧思綠色設計,充分顯示華人綠色永續觀念已深植人心。由五位業界菁英組成的初選評審團則鼓勵設計師應加強環境永續教育的深度,方能創造出更大膽獨特的革命性設計。從參賽區域言,台灣與大陸仍為參與競賽最踴躍者。同時,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與大陸江南科技大學則是連年入圍最多件數的學校,東南亞與歐美參賽比例亦較以往持續提昇。
邁入十歲的光寶創新獎積極推廣綠色設計與教育的重要性,由自身競賽作起,打造全新e化評審平台,取消國際大型競賽傳統之裱版審查流程,大量減少紙張油墨印刷及郵寄空運資源的浪費,展現愛護地球的積極作為,充分獲得評審團正面肯定。
綠色永續觀念普及 期待更具革命性創新之綠色思維
2010光寶創新獎競賽以「綠海。進化」為主題,鼓勵青年設計師從源頭設計端出發,思考如何賦予產品新的綠色永續生命,讓科技更添環保思維。今年光寶創新獎所延攬的五位初選評審,在背景及專業力求多元,包括曾代表台灣出席哥本哈根會議、目前擔任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黃正忠,以及橫跨品牌與工業設計領域的專家-大衍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林一順總監與薩巴卡瑪國際有限公司總監宋杰思(James Soames),與國際知名企業代表-荷蘭商台灣戴爾股份有限公司台北產品事業群協理田中敏之(Mac Toshiyuki Tanaka)與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石志傑副總經理。
今年初選評審一致認為參賽作品水平令人激賞,不論是從減少材料使用、回收設計或是再利用等概念,許多設計師已經跳脫綠色設計等於節能省水的框架,提出許多針對全球暖化、生態環保與永續教育的設計解決方案,包括解決嚴重濫捕漁類生態的延繩釣法設計、LED環保低碳生活與極富教育意味的綠色玩具設計等。台灣綠色領袖黃正忠進一步指出,專注於發電節能省水的設計為此次參賽的大宗,這代表新一代的設計師對於綠色永續概念已有普及化的認知,期望未來設計師透過更深化的環境永續教育,引發出更多兼具獨特與革命性的創新作品。評審團主席林一順總監更強調現今市面上充斥著許多相似的產品設計,設計師應該胸懷時代使命感,提出更大膽、創新、同時能解決時下問題的設計,例如當前全球最關注的環境議題。
今年參賽作品以消費性電子類別投稿件數最多,電腦暨週邊相關次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增加了許多電動車與充電站的設計作品。另外,引發全球熱烈討論的海灣漏油事件亦為參賽者發想設計的焦點之一。此代表綠色設計的需求與腳步日新月異,在產業鏈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設計師須更宏觀的從根本出發,結合嶄新科技與綠色思維,創造出對地球零負擔且能普及應用於日常生活之綠色設計。
光寶特別獎 著重市場可行性與綠色材料應用
光寶創新獎之特別獎評選結果也順利出爐!今年評審團除了由光寶科技各事業單位及集團主管組成,亦延攬台灣拜耳的主管們參與評審,由材料應用上分析各作品所提出的綠色設計概念,更加豐富作品審核的角度。今年選出的10件作品兼顧市場、技術可行性、材料應用以及創意,其中3件作品在材料應用上表現非常傑出,分別獲得拜耳特別獎與材料殊榮獎之肯定。 光寶創新獎十年來成功樹立國際工業設計創意、人才交流平台,期許自身以前瞻性思惟及眼界,站在趨勢前端,引領未來的工業設計潮流。光寶科技欣見綠色設計議題獲得全球設計新秀廣大迴響,除持續投入與拓展綠能產業,也期盼更多設計師能以綠色設計展現華人優質的設計力,帶給世人真正環保、便利的綠色生活。
2010光寶創新獎初選獲得入圍之28件作品與特別獎10件得獎作品,詳細得獎名單請參閱下方,
或請點選下列網址:http://www.liteonaward.com/tw/newscontent.aspx?id=12&kclass=A , http://www.liteonaward.com/tw/newscontent.aspx?id=13&kclass=A
【光寶創新獎聯絡窗口】
光寶科技公共關係處
劉又禎Tel: 886-2-8798-2888 ext. 6509
黃?諮Tel: 886-2-8798-2888 ext. 6501
【附件一 2010 光寶創新獎決選入圍名單】
作品序號 |
作品名稱 |
設計師 |
學校/公司 |
居住地 |
|
Wind Bulb |
蕭文政/ 鄭金典 |
台灣科技大學 |
台灣 |
|
綠色的聲音 |
林念鞍/ 鄭雅芳 |
昆盈企業/實踐大學 |
台灣 |
|
BRS |
郭彥良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 |
|
T-BOX |
蔣虔/ALessandro Leonetti Luparini Qian |
自由設計師 |
大陸 |
|
風立方 |
陳廖遜/ 張文智 |
台灣科技大學 |
台灣 |
|
Clockwork |
邢大偉/馮婕 |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
大陸 |
|
The light |
周維明/戚加益 |
江南大學 |
大陸 |
|
Bamboo Lantern |
李少辰/許晉睿/戚熠斌 |
江南大學 |
大陸 CN |
|
Smile |
周禕德/莫盈盈/周航/劉月岐 |
昆明理工大學 |
大陸 |
|
care |
王剛/ 肖斌/程顏顏 |
FUN studio |
大陸 |
|
Wind Tree |
Sandip Paul/ Liwei Yu |
Differential Design |
印度 |
|
P&P辦公室廢紙處理機 |
阮成住/ 袁欣偉/陳超/劉源源 |
中南大學 |
大陸 |
|
U雅 |
朱洪強 |
山東大學 |
大陸 |
|
滑-動 |
黃波龍/楊碩/喬楊/曹鳴 |
江南大學 |
大陸 |
|
樓光 |
陳嘉文/ 鄭金典/陳惟庭 |
台灣科技大學 |
台灣 |
|
Paper light |
鄭文傑 |
中國美術學院 |
大陸 |
|
先驅者 |
楊德威/ 王錦添/阮國聰 |
Hong Kong Design Worker |
香港 |
|
守護者-電子浮標 |
王鴻彥/ 范姜永築 |
實踐大學 |
台灣 |
|
潮來潮去 |
羅昊/ 崔登學/林柏科/焦穎 |
湖南大學 |
大陸 |
|
Magnetic luminous clock |
王雷/ 付志偉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大陸 CN |
|
綠意盎然 |
陳怡妙/ 王晢馨/ 劉思辰/ 蔣昀/ 陳育潔/莊慶昌/ 詹孝中/ 簡佑宏 |
銘傳大學 |
台灣 |
|
|
盧鳳池/ 趙璧/蘇美先/陳鋒明/陳煜傑/李宇科/梁嘉敏 |
廣東工業大學 |
大陸 |
|
Bottle Light |
張雅然/廖信周/李仲恩/施智騰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 |
|
轉向綠能 |
吳彧韡/ 郭力維/林靖燁 /陳亞麟 |
自由設計師 |
台灣 |
|
陽光蒸汽水 |
曹鈞彥/ 楊杏丹 |
自由設計師 |
台灣 |
|
Flexi-charger |
吳嘉豪/梁志隆/鄧麗菲/李柏緯/王?惠/林貞秀/李元嫄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 |
|
食氣者 |
宋聰/劉立超/孟紅池/孫書翔/林建山/安勁楊/ |
天津美術學院 |
大陸 |
|
LED逃生指示照明燈 |
喬立宇/ 莊慶昌/詹孝中/簡佑宏/謝懷毅/楊明達/鄭承濬/龔奕光 |
銘傳大學 |
台灣 |
【附件二 2010 光寶創新獎之特別獎得獎名單】
作品序號 |
作品名稱 |
設計師 |
學校/公司 |
居住地 |
光寶特別獎 |
||||
|
BATTLE |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 |
|
裝‧替 |
林汶聰/ 陳文印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台灣 |
|
Disinfector sphere |
張仲延/ 陳祈均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台灣 |
|
搖燁 |
柯哲揚/ 雷蔚然/塗靜芸/呂文箐/許江 |
江南大學 |
大陸 |
|
LED逃生指示照明燈 |
喬立宇/ 莊慶昌/詹孝中/簡佑宏/謝懷毅/楊明達/鄭承濬/龔奕光 |
銘傳大學 |
台灣 |
|
電力集中營 |
蕭家禎/ 陳嶽巽 |
自由設計師 |
台灣 |
|
地鐵乘客均勻分佈解決方案 |
喬木 |
陝西科技大學 |
大陸 |
拜耳材料科技殊榮獎 |
||||
|
魅影 |
陸海榮/ 張雪慧/呂傑鋒 |
武漢理工大學 |
大陸 |
拜耳特別獎 |
||||
|
街道能源島 |
廖麗榕 |
廣州美術學院 |
大陸 |
|
PART LAMP |
趙婷/李世國/黃劍波/陸琬青 |
江南大學 |
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