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提昇您的瀏覽體驗。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有關更多詳細訊息,請參閱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LITEON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TEON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企業找不到人才,學生找嘸頭路,學用落差受到社會重視。光寶集團、和碩集團二家企業董座,今日共同宣布以四大行動力挺台灣技職教育,包括出資購置先進設備、提供實習名額,以及業師授課、協助修訂專業課程,盼收拋磚引玉之效,帶動全國企業主一同跟進,和學校緊密合作以共同培育台灣優秀人才。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今在記者會上表示,很欣慰看到企業願意站出來,此亦為教育部目前即將推動第二期技職再造方案的重要方向。李彥儀指出,參考技職教育先進國家如德國、澳洲、日本,產業界的投入及參與,扮演著培育技職人才的主導角色,因此教育部不斷提倡台灣企業界以實際行動,全面、深入扶持技職教育。
     光寶集團董事長宋恭源表示,長期以來,台灣技職校院培植出許多社會中堅人才,並帶動台灣經濟和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歷經金融海嘯洗禮和全球景氣的趨緩,台灣的資通訊製造和代工產業正面臨低成長的挑戰。現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優劣,取決於人力資源的良莠。台灣欲培養創新研發科技,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產業,中、高階技術人力的培養,有賴於學校技職教育的訓練,方能塑造國家整體的產業競爭優勢。台灣的技職教育須跟上產業發展腳步,加速培育人才,以因應各產業大量技術人才需求。過去學校資源不足,與企業界的聯繫有限,光寶長期以來,積極推動產學合作,除和成大、交大、台科大設置實驗室外,與海外學院及工研院等產學機構合作不遺餘力,同時希望這次的實際行動能喚起各界注意並起拋磚引玉之效,以期帶動各界為國家的競爭軟實力和人才培育盡一份心力。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指出,技職校院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大本營,尤其是實務操作能力,務求能夠在畢業後直接為企業所用。過去台灣技職教育訓練出來的人才,以能動手做、能解決問題為特色,所以在台灣早期工業起步時扮演著很重要角色。近年來技職的特色逐漸模糊,技職校院應重新找回優勢。企業需要可用的人才,學生需要擁有被聘雇的能力,企業願意提供資源以縮短學用落差,無論是提供設備或業界師資上,企業都樂意與學校合作,甚至提供實習名額,讓學生畢業前先感受未來工作的內容、職場所需能力及應有的工作態度,表現不錯的學生,畢業後可直接聘用,也能為企業省去招募人力及培訓的時間,共創雙贏。
     兩位企業董座均端出豐富的牛肉,提出四個實際的支持行動,首先是協助技職校院更新教學設備。兩企業除捐出新台幣6,600萬元,並提供臺北科大電資學院,進行18個實驗室購置先進教學設備。
     光寶、和碩今年也各提供75位學生實習名額,開放全國技職校院申請。包括實習的內容,實習期間的待遇,都經過仔細規劃,表現出色的學生,畢業後可立即聘雇。
     在提供業界師資行動上,光寶及和碩將指派企業專家至技職校院,針對畢業班級進行模組化的課程講座,讓學生按步就班了解業界運作智識及技能運用。同時也針對「先進材料科技」、「精密加工」、「光學」、「綠能科技」等類別之專業課程,提供教學規劃協助。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表示,臺北科大身為技職標竿,又是典範科大辦理學校,理應作為各校的典範表率,讓學校無論在實務課程及學生實習上,都要求更加貼近產業需求,因此臺北科大的畢業生,才能在企業中一直有很高的評價。但學校還需要業界更多的的支持,也需要與業界更加密切合作。姚立德說,在社會各界對技職教育有批評和期待之際,此時有企業願意站出來力挺技職,對學校來說,如同有了可靠的肩膀,臺北科大會持續尋找更多企業伙伴的加入,落實產學合力、共育人才。

新聞聯繫窗口:
             光寶科技                                      和碩集團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公關關係部  周怡君                      人力資源部 梁禎玲                                       秘書室公關劉艾蕾